群書治要

聖王修義之柄,禮之序,以治人情。治者,去瑕穢,養精華也。故人情者,聖王之田也。修禮以耕之,和其剛柔。陳義以種之,樹以善道。講學以耨之,存是去非類也。本仁以聚之,合其所盛。播樂以安之。感動使之堅固。故治國不以禮,猶無耜而耕之。無以入之也。為禮不本於義,猶耕而不種也。嘉穀無由生也。為義而不講以學,猶種而不耨也。苗不殖。草不除。講之以學而不合以仁,猶耨而不穫也。無以知收之豐荒也。合之以仁而不安以樂,猶穫而不食也。不知味之甘苦。安之以樂而不達於順,猶食而不肥也。功不見也。

【註釋】耨:用耨除草。喻除穢去邪。耜:耒下鏟土的部件,初以木製,後以金屬製作,可拆卸置換。一說,耒、耜為獨立的兩種翻土農具。

【白話】聖王遵循義的根本、禮的秩序,來調治人心。因此人心是聖王耕種的土地。用修養禮儀來耕耘,用倡導道義來播種,用講習學問(存是去非)來除草,根據仁愛來加以收穫,用樂的教化來安定人心。因此治理國家如果不用禮,就如同沒有農具而去耕田。制定禮儀規範而不以義為宗旨,就好比只耕田而不播下穀物的種子。推行道義而沒有人來講學以辨明是非,就好比只播種而不鋤草。只講學而不契合仁愛的存心,就好比雖然有人除草但也不會有好的收成。契合仁愛而不以樂的教化來安和人心,就如同雖有收成而沒能享用成果。用樂教來使人心安定卻不能達到和順自然的境界,就如同享受了成果而沒有得到健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隆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