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則新聞的啟示

  台灣曾發生一樁震驚社會的新聞,就讀某○○高中的玻璃娃娃,在同學背他上體育課時,因天雨路滑,導致同學一時失察,失手摔死了對方。高等法院審理後,認定這名同學有過失,應該和母親一起賠償家屬三百多萬元。這起事件經過媒體的披露,造成舉國譁然。法官表示,法院的判決並非要大家不要幫助別人,而是希望在幫助別人之前,能量力而為。

  儘管新聞的熱度已隨著時間而消退,後來重審後,該名同學改判無罪,但是這起事件引發的寒蟬效應還是不斷地發酵,例如:雲林某幼稚園就在這起事件後,拒收身心障礙的兒童,家長們也告誡子女「在外不要多管別人的閒事」。

  這是一個多麼可悲的現象,如果我們的教育是告訴孩子們「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」,我們又怎麼能期待孩子的未來能有分辨善惡真偽的能力?一個自私自利的人,我們又怎麼能期待他的未來能夠造福社會國家?一個社會如果盡是偽君子,我們又如何期待國家的進步與革新?其實整起新聞事件中,被大家忽略的是學校「無障礙空間」的缺失,試想,如果當時該校有完善的設備,還會有這齣悲劇的發生嗎?

  再者,我們應該要教育全民在面對弱勢族群時該有的正確觀念:除了給予他們一個善意的生活環境外,我們的關懷、尊重才是他們所希望得到的。法國作家雨果曾說:「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,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,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。」唯有包容,我們才能真正去尊重、幫助弱勢的人,千萬不能讓「關懷」僅是一句口號,更不能淪為偽善者博取大眾好感的工具。如此,才能避免類似的悲劇再度發生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隆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